您现在的位置:紫荆在线 正文

  当前,正值山西省玉米夏管的关键时期。在长治市,10万亩玉米有机旱作示范片区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连片的玉米长势喜人。今年,长治市在潞城区、屯留区、长子县、襄垣县、沁县五个县区新创建的10万亩玉米有机旱作示范片区全部采用了“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技术模式”。这种技术模式使得在今年播种期和出苗期这两个关键期干旱少雨的情况下,玉米幼苗表现出了苗全、苗齐、苗壮的特点。与传统种植相比,该模式的抗旱效果更好,得到了市县农业农村局、种植农机合作社和农户的高度认可。长治市在玉米有机旱作示范片区的成功尝试,为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推广,一定会有更多的农业区域采用这种模式,为农民创造更好的收成和更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我们合作社共有2300多亩玉米,其中有1900亩采用了“一免五增”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相比,这种种植模式在整体抗旱方面表现明显,出苗率超过90%,小苗弱苗也很少。在同样干旱的条件下,这个技术比传统种植的玉米苗高出10厘米左右。“一免五增”种植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种植技术,通过免除化肥的使用,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有助于提高玉米的生长质量和产量。此外,这种模式还采用了科学的种植密度和栽培方法,使玉米植株更加紧凑,叶面积更小,减少了水分蒸发和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性和耐旱性。

  “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技术模式”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任志强科研团队研发集成。该模式旨在解决半干旱地区玉米生产中出苗难、秸秆还田成本高、机械作业成本高等问题,概括起来讲就是隔年深松、硬茬直播“免耕”,沟播探墒、垄沟集雨“增墒”,秸秆归垄、菌肥同播“增养”,中耕除草、减肥减药“增绿”,扩行缩株、壮根控旺“增密”,一喷多促、延迟收获“增重”。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农艺农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有效提高作物抗旱出苗、蓄水保墒和水肥利用率,秸秆自然腐熟,增强抗病性和抗倒性,从而通过增加密度助力单产提升,实现节本提质增效和绿色可持续生产。

  去年,该技术模式在长治市进行配套应用后,取得了亩综合节本增收在300元以上的显著成效。在今年的推广中,长治市将重点放在了潞城区、屯留区、长子县、襄垣县和沁县这五个县区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长治市采取了“主体+农户”的方式,即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来带动农户进行规模化推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长治市在今年播种期和出苗期同时遭遇干旱的情况下,5个县区项目区的苗情均表现良好,超过了传统种植模式。这说明,在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进行规模化推广的技术模式下,长治市农户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取得了更好的苗情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