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紫荆在线 正文

  近年来,山西省致力于打造8个联村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包括武乡县、五台县、左权县、岚县、汾西县、云州区、娄烦县和吉县。这些示范区得到了中央财政拨付的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总金额为3.89亿元。在相关部门的统筹实施下,这些示范区取得了显著成效,推进了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和乡村治理提升改进。这些示范区不仅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还增强了革命老区的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参与体验活动,当地居民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自从我们村成立“说事议事厅”以来,我们村民遇到困难时会一起商量,发生矛盾时会共同解决,而且都会积极为村里的发展献计献策。6月12日,娄烦县下石家庄村村民强俊刚高兴地说。

  娄烦县“高君宇故里水源地屏障”红绿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为让每笔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坚持***引领,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治理提质提速提效,努力探索抓***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娄烦县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君宇故居为核心,充分弘扬高君宇精神的文化内涵,努力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汲取红色文化中基层***、乡村治理和群众动员的先进经验,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示范区内布局实施红色传承弘扬项目,建设赤子广场,策划高君宇红色文化精品剧目,打造红色文化阵地;建设红色大讲堂、乡村记忆馆等红色文化展示空间项目,实施民俗传承行动;通过红色正能量引领,推行“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说事议事厅”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民主新制度,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云州区坚持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链接资源、聚合要素、统筹力量的纽带作用,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云州区“小黄花大产业”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深度围绕“特”“优”战略,打出“***”组合拳,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5个专班12个局协作,支持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四个倾斜”,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品牌化营销“四个策略”,组建专家顾问团、院士试验站、基层技术服务站三层次技术服务体系,设立种植补贴、统一种植保险、改善水利设施多风险防范机制,形成全方位的政府支持体系。

  高质量***引领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各个示范县区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注重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共享振兴成果。

  上项目 创新发展特色产业

  眼下正是旅游旺季,在武乡县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工艺品展销中心,手工制作的粗布千层鞋底儿老布鞋、棉布老虎、八路军娃娃、“红星杨”挂坠以及各色小杂粮琳琅满目,引人眼球。当地村民依托红色资源,还开办有农家乐,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盘子大起来了。

  “这是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带来的结果。”武乡县农业农村局王星介绍。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片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下北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红色旅游公路通道两侧生态提升项目实施……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的支持下,老区武乡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左权县的泽城村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核心村,按照建设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的思路,与全国85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联动6个村105个固定写生点,规划了21天的学生写生线和7天的艺术家写生线。村内引导培育写生驿站、老树咖啡屋、5G直播舱、VR体验馆等新业态,提供了厨师、保洁、销售等60多个就业岗位,搭建了民宿、农家乐、小吃摊、零售小商店等群众就业平台,先后带动20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2000余元。

  2022年,汾西县被确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支持县,示范区项目总投资2.2亿元,实施18个项目,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5000万元,实施10个项目。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方面,紧扣肉鸡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将府底旧村易地搬迁后续帮扶车间列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项目建成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将入住,发展肉鸡熟食产业,吸纳150余名搬迁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2.5万元,肉鸡熟食加工业产值增加1.2亿元。示范区全部规划的18个项目有序推进,现总体建设进度已完成94%,其中15个项目已完工,其它3个项目正在积极加快施工进度,抢抓工期,保证整体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使用过程中,各项目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优质资本、先进技术,多渠道推动企业增效、群众增收、集体增富。

  “现在已经投资43万元了,明年准备再建两个大棚搞采摘,种上草莓、西瓜、山楂等一些反季节果蔬,现在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城里人都喜欢来,采摘会火起来的”,岚县白龙山下“山里人家”农家乐老板刘柏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岚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内乡村受山地地形限制,养殖产业主要以散养为主,是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同时作为白龙山风景区的必经地,也是限制乡村旅游发展的痛点。为从根本上解决人畜混居的传统养殖方式,按照“人畜分离、易地建圈、集中养殖”原则,盘活荒地资源,在马坊村打造了统一的集中饲养区,引导农户开展标准化养殖、科学化管理,助推养殖产业提档升级,提升养殖技能,降低养殖成本。实行“人畜分离”后,村集体积极引导农户充分利用牲畜棚搬迁后闲置的空间,发展庭院经济,开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小型采摘园、土特产售卖等旅游配套服务产业,推进庭院经济与休闲农业、文化旅游、乡村宜居环境提升有机融合起来,丰富乡村休闲旅游业态,拓展乡村休闲空间。

  五台县“红心绿业”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规划面积达3.74平方公里,涵盖两个乡镇和四个村庄。自项目启动以来,所有项目已圆满完成,4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示范区内的所有农村卫生设施都达到了100%的集中供水率,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08%。此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507户农户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方面,2021年的处理率仅为0%,而到2023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25%。与此同时,生活垃圾处理率以及禽畜粪污综合利用率也均达到了100%的标准。这一系列数字表明,五台县“红心绿业”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在改善当地农村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项目规划的实施为当地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县为了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先行先试示范工程,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000万元,在壶口镇5个村开展了相关工作。该工程旨在建设污水处理站、卫生厕所、三格式化粪池、雨污分流管网、回用管网及其他附属工程,旨在将生活污水、厕所污水、乡村旅游产生的污水应收尽收,并实现农村雨污分流管网、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农村水冲式厕所入户全覆盖。在这个项目中,吉县共使用了约500万元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污水处理站、卫生厕所、化粪池、雨污分流管网和回用管网等。这些设施的建立对于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换种说法并修改后的版本:在打造示范区的过程中,各项目县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确保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得到有效利用。通过县级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山西路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