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紫荆在线 正文

  "十四五"以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了积极的节能降碳工作成效。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行业先进装备的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钢铁在产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焦化行业全部关停4.3米焦炉,干法熄焦工艺全面推广应用,晋华炉3.0等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除了以上的政策和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在促进煤炭利用的同时,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鼓励企业利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

  在推动山西省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过程中,工信厅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的决策部署,扎实有序推进相关行动,并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制定一揽子政策和配套措施,促进山西省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加大了技术改造资金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大力支持,并制定出台了《山西省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2023年本)》、《山西省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激励方案》等文件。这些文件为山西省企业技术升级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特别是对制造业企业能源节约、水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化升级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等进行资金奖励。我们坚信,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山西省将能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并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山西是一个能源大省和煤炭大省,其传统优势产业如煤炭、电力、冶金和焦化等占据了全省规上工业的约85%,成为该省的经济支柱。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省工信厅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中心任务,着力打造“344”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走出了具有山西特色的实践道路。通过先进工艺装备更新,提升先进产能占比,推动钢铁、焦化等传统优势产业能效、环保水平稳步提升。对建材行业进行节能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优化生产方式,减少能源消耗、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有色行业加快构建“原生+再生”“原材料+制成品”发展格局,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聚焦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推广使用节能先进技术和设备,滚动推进余热余压发电、余热供暖、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用能设备改造等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十四五”以来,累计推动120余个节能改造项目建成投产。晋南钢铁建成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现了铁水罐智能调度,“5G+立恒焦化项目”实现了远程一键智能炼焦。鹏飞集团建成5G+中央调度指挥管理平台,实现无人工厂和智慧生产。山西安泰建成捕集工业废气CO2养殖微藻项目,探索出节能降碳新途径。

  开展节能诊断服务。由专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对标各行业能耗指标,为我省制造业企业进行节能诊断,提出合理化节能改造措施建议。“十四五”以来,已累计为300余户企业进行智能化评估。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累计创建293个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其中9个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

  根据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山西省规上工业单位的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了19%,在全国排名第二。

  山西省将加大力度,持续提高制造业的节能降碳水平。在存量项目上,该省将加强节能降碳改造,突出重点行业,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以全面提升能源和碳管理能力。同时,该省将深入探索绿色低碳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开展终端用能电气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为了实现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减少碳排放,该省还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在开展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与工业流程耦合、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等方面,该省将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打造创新生态。通过以上的努力,山西省将不断推进能源和碳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美丽山西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